提及六堡茶,“紅濃陳醇”四個字不絕于耳,已經成為六堡茶一個特定的標簽。從字面上看,“紅”、“濃”、“陳”不難理解,偏這個“醇”字,很多人的理解就不同。
▲紅濃的茶湯
趁著外出尋茶的機會,我特意向常喝六堡茶的茶人請教。
茶藝師A說:“醇?百度上沒有說嗎?我幫你查查看!”
茶藝師B說:“不太清楚,是說滋味醇和嗎?”
茶店老板C說:“醇,跟厚差不多意思,我們說這個茶很醇,表明這個茶有年份,滋味夠?!?/span>
茶店老板D說:“就是干凈、純凈??!”(老板,不是純潔的純,是醇,酉+享字的組合)“原來是這個醇啊,那簡單,好喝的六堡茶都醇啊?!?/span>
……
一圈問下來,對于“醇”字的理解各有各的說法,可謂千人千面。
在我們看來,“醇”至少包含兩個方面:“氣味”和“口感”。
1、關于“氣味”
關鍵詞:無異雜味
我們知道,茶葉是極其容易吸附異味的,年份短(5年以內)的茶,通常會帶有堆味、水味;若是這款茶無餿味、酸味、焦味等異雜味,可以認為這款茶的氣味是純凈、醇正的。如果喝起來有異雜味,說明在制作的過程中出了紕漏或者是后期存放的時候被污染了。
而有一定年份(10年以上)的老茶,經過長時間的儲存,入倉老茶或多或少都會帶有倉味,這時需要通過退倉來散盡倉味,呈現老茶帶有的陳香、檳榔香、木香、藥香等淳淳香氣。如若退倉處理后,仍有明顯倉味,甚至是霉味,那這款茶必定是存壞了,這樣茶就算再怎么處理,也不會“醇”。
2、關于“口感”
關鍵詞:湯感飽滿,香溶于湯,湯水融合度好
這里說的“口感”,可以理解為茶湯在口腔中的觸感,即質感。剛制作完成或年份短的六堡茶由于處于轉化初期,堆味、水味尚未完全散掉,會略帶苦澀,此時的適口性并不是很好,茶湯既刺激也不夠平和,甚至會出水味。所以,我認為“醇味”在有一定年份的六堡茶中感受會更明顯。
就拿評茶組喝的一款有著25年歷史的老六堡茶餅來說吧。
此茶口感不粗不刺、不苦不澀,質地溫柔、醇和;下咽圓潤如滾珠,自始至終都伴隨著一股獨特的、已經融入茶湯中的幽幽茶香。茶湯與舌面接觸后很快感受到茶湯的重量感,并且在口腔里蔓延開來,綿長持久。
▲25年的六堡茶餅
▲25年的六堡茶餅干茶
▲茶湯飽滿,湯水融合度好
這種香、回甘、生津、厚度、喉韻皆備且相對協調的“味”,給人一種豐富飽滿的感覺,就是“醇”。
總的來說,一款夠“醇”六堡茶,首先應該口感干凈,無異雜味,更進一步說,就是香氣抱團,茶湯協調性好,含在口中聚而不散,給人的感覺是十分愉悅的。

評論